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路29号
0531-85595183(检测业务)
0531-85595182(科技业务)
0531-85595256(市场经营)
0531-85595178(人力资源)
联系我们
——
友情链接
——
手机网站
微信公众号
Copyright © 2018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单位地址: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路29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502000392号 鲁ICP备05022536号-1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济南
新闻中心
详情内容
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简章
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
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简章
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创建于1958年,是山东省建设行业唯一的综合性科研机构。主要从事建筑结构、岩土地基、建工材料、混凝土外加剂、化学建材、建筑节能、建设机械等领域的科研、开发业务。承担国家部委、省科技计划项目,为工程建设行业提供科技支撑。
该院建有山东省建筑结构与材料重点实验室,同时也是“建筑节能与新材料”研究方向上的“泰山学者岗位”建设单位。为全省建设行业服务的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、山东省建设机械质量监督检测中心、山东省建筑节能发展促进中心等机构设在该院。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仪器设备和一支由博士、硕士组成的高素质的、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团队,整体实力居国内先进水平。
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08年6月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成立。为凝聚社会研究力量,培养建设行业高层次科技人才,现向社会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,并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:
一、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基本条件
(一)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,遵纪守法,无不良行为记录;
(二) 获得博士学位,将于2014至2015年毕业的博士,或具有相关专业领域工作经验的博士毕业生,具有适应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研究课题相关专业背景;
(三)身体健康,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,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敬业精神,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;
(四)具有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,具有团队协作精神;
(五)具备全脱产在本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。
二、博士后招聘计划
专业 研究方向 招收数额
结构工程 工程鉴定诊治、加固改造 2
三、报名程序
报名时间从简章公告之日开始,凡申请来本站做博士后研究人员者,请于2014年12月31日前向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提交下列申请材料:
1.下载并详细填写《博士后报名表》(见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网站http://www.sdjky.cn),一式三份,并通过电子邮件报送电子稿;
2.拟选课题研究思路,并通过电子邮件报送电子稿;
3.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,或将于2014至2015年博士毕业的证明材料,具有工作经验的博士毕业生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;
4.博士论文或论文初稿,硕士论文简介,两篇学术研究代表作;
5.相关学科博士生导师推荐信;
6.本人及配偶身份证复印件,结婚证复印件;
7.个人近期2寸免冠彩色照片2张。
请同时以邮寄和电子邮件两种方式申请和报名。以上材料除论文外,其他材料均用A4纸格式打印(复印)并装订。报名材料,恕不退还。
工作站采取“公开招收,择优录取”的原则,公开、公平、公正地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。本站对报名材料进行初审,初审合格者将进行面试,择优录取。面试时间另行通知。报名截止日期为2014年12月31日。
四、待遇
1、博士后人员工资性年收入在5~10万之间;
2、提供优良的办公场所、办公设备和实验条件;
3、进站期间,工作站为博士后提供一套临时生活住房;
4、根据博士后的要求和有关政策规定,工作站协助办理落户手续及子女的入学、入托等相关事宜。
五、联系方式
联系人:孙会社 宋红戎
联系电话:(0531)85595162,85595178
传真电话:(0531)85595162,85956996
联系地址:济南市无影山路29号,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人事处
邮编:250031 电子邮件:sdjkylxs@163.com
2014年10月10日
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招收报名表
姓 名 |
|
性 别 |
|
民 族 |
|
国籍/籍贯 |
|
贴照片处 |
|||||||||||
出生年月 |
|
政治面貌 |
|
婚姻状况 |
|
户口所在地 |
|
||||||||||||
固定电话 |
|
手 机 |
|
||||||||||||||||
电子邮箱地址 |
|
||||||||||||||||||
专业(一级学科) |
|
专业(二级学科) |
|
||||||||||||||||
博士学位论文题目 |
|
||||||||||||||||||
博士学位证书(预计)签发时间 |
|
||||||||||||||||||
已婚申请者请填写 |
配偶姓名 |
|
户口所在地 |
|
|||||||||||||||
子女姓名 |
|
户口所在地 |
|
||||||||||||||||
申报研究课题意向(请排序) |
|||||||||||||||||||
1 |
|
||||||||||||||||||
2 |
|
||||||||||||||||||
申请人学习经历(从本科填起,硕士、博士阶段请填写导师姓名) |
|||||||||||||||||||
时 间 |
院 校 |
专业 |
所获学位 |
导师姓名 |
|||||||||||||||
至 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至 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至 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至 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申请人主要工作经历(含兼职和实习) |
|||||||||||||||||||
时 间 |
单 位 |
主要工作内容 |
职 务 |
备 注 |
|||||||||||||||
至 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至 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至 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至 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获奖情况及工作业绩 |
|||||||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||||||
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 |
|||||||||||||||||||
计划类别 |
项目编号 |
实施年限 |
项目名称 |
承担主要任务 |
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获得的各类科研基金的资助情况 |
|||||||||||||||||||
基金类别 |
项目名称 |
实施年限 |
资助额度 |
承担主要任务 |
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在学术刊物或会议上发表的有代表性的论文 |
|||||||||||||||||||
论文题目 |
学术刊物或会议名称 |
发表时间 |
被引用或收录情况 |
备 注 |
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出版专著(含待出版) |
|||||||||||||||||||
专著名称 |
出版社 |
出版时间 |
国 别 |
备 注 |
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
|
|
|
|
|
|||||||||||||||